供稿:陈思 摄影:辛丽春
2014年01月17日上午,管理与经济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实习实践总结交流会在主楼317会议室举行。各专业责任教授、本科专业教学主任、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本科教学中心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董沛武副院长主持。
董沛武副院长首先感谢大家在期末的紧张工作中与会,指出本科生第七学期进行的实践实习培养环节安排,是必赢官网在新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进行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改革,加强实习过程管理,提高实践实习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这一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一学期实践实习工作结束之际,认真总结和交流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对今后的实践实习工作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总结交流会上,马宝龙、孙利沿、张丽红、王红夏、邓欣吉、张祥6位教学主任分别做了发言。

马宝龙总结分析了营销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包括外企、国企、民营企业以及制造和服务类企业,对学生实习的过程管理,学生们通过实习的主要收获。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实习,扩展了行业知识,积累了职场经验,一些同学结合实习确定了实践导向的毕业论文选题等。
孙利沿总结分析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实习内容充分反映了《毕业实习》大纲的有关要求,学生们通过实习初步接触和熟悉了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内容,许多同学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进一步加深了对职业定位及职业规划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树立了日后进入社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许多同学的表现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

王红夏总结分析了国贸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学生主要集中在金融类和贸易类企业,实习内容涉及单证处理、项目分析、财务核算、行政助理等。学生们普遍表示通过实习,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高了人际交流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培养了勤奋踏实的职业工作精神。
张丽红总结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组织、实施及效果情况。专业从前期调研、筹划、组织到过程跟踪监控,都加强了管理。学生实习单位的分布涉及服务业和制造业,工作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投融资管理、项目运行与管理、行政文秘等。实习成果显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实习活动对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邓欣吉总结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安排分为3类项目,即“社会之桥”:选择一个单位进行工作实习;“探究之道”:加入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求索之路”:为在国内外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学生们通过本学期的实践实习活动,深入社会的公共事业组织,了解和熟悉公共事业组织的政策制定过程、管理实践过程及其管理运行机制,为今后独立从事相关的业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祥总结分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分布及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实习内容涉及信息收集、客户需求分析、软件开发、系统维护、文档管理等。通过实习,学生们了解了企业的经营、业务流程以及主流的开发平台,并接触和熟悉了管理系统的建模、仿真与优化等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及咨询服务等综合能力。
与会的各位责任教授:王秀村、董瑾、洪瑾、夏恩君、孟凡臣、颜志军、陈宋生;教学主任:李艳、马晓薇;院学生工作处彭明雪等老师,还就本科生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模式、对实习学生的分类管理、实习过程监控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了发言和研讨。
最后董沛武副院长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实践实习培养环节的目的是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取得了积极成效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实践实习培养环节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分类管理、实习过程管理、集中与分散的结合管理、预算管理、效果考核管理以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实习培养环节的质量、水平及效果,力求在新的办学环境下,在探索和创新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审核:王月辉)